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
 
【转载】中国石化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31 9:30:10     点击: ( 208 )

12月27日,《中国石化报》在头版头条以《中国石化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为题,从“智能油气田+北斗”“智能工厂+北斗”“智能销售+北斗”等方面报道了集团公司上中下游典型企业开展北斗创新应用、赋能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的举措,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石化北斗运营服务中心成立两年来开展北斗业务取得的成效。文章被集团公司官网、中国石化新闻网、石化手机报、奋进石化、石化党建等平台转载。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承担国家北斗重大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制订石化企业北斗应用技术规范10个建成73座北斗基站应用各类北斗终端8万台套新增终端国产化率达100%“石化+北斗”融合应用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北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视频推进会,中国石化作为5家北斗应用中央企业之一作典型经验交流。与会专家对中国石化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石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挥体量大、产业链长、场景丰富等优势,在石油石化领域北斗应用方面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中国石化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斗发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进北斗系统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国产化替代和规模化应用,面向系统内石化企业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全面支撑人员定位、车船监控、物资物流管理、重要装置监测等生产运行和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承担国家北斗重大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制订石化企业北斗应用技术规范10个,建成73座北斗基站,应用各类北斗终端8万台套,新增终端国产化率达100%,“石化+北斗”融合应用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提升、全面推广”发展战略,中国石化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全力构建中国石化时空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中国石化时空数据自主可控。按照《中央企业北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今年2月启动中国石化北斗运营服务平台建设,选取胜利油田、镇海炼化、销售华中、地球物理4家企业开展首批北斗应用试点,并成功申报国家北斗重大专项“北斗智能油田建设综合应用示范项目”,打造上中下游各板块北斗示范应用样板,加快北斗在石油石化领域的落地应用。

“智能油气田+北斗”方面,全力建设涵盖油田勘探、钻采、集输、安全生产等业务领域的北斗应用示范,实现油气藏动态管理、单井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生产运行优化和协同研究等,助力油田数字化转型。顺北油气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公网信号无法完全覆盖,油气井场数据难以实时回传。作为北斗系统的特色功能,短报文通信可不受地域环境限制,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双向信息传递。西北油田在国内首次研发北斗三号短报文井场数传系统,有效解决传统数据传输方式存在的线路铺设距离长、施工难度大、建设运维成本高等问题,为稳油增气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工厂+北斗”方面,通过北斗技术融合应用,对炼化厂区作业人员、危化品车辆、重要装置等进行定位监控,实现生产安全状态可知、可控、可追溯。镇海炼化基地一期项目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毗邻杭州湾南岸,属于海边地基软弱带,厂区地基范围内位移沉降的实时监测分析十分重要。他们开展“北斗+5G”融合应用,在镇海基地一期常压罐区部署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沉降在线监测设备,依托镇海炼化自建的5G专网进行数据传输,对罐区整体地面沉降进行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将监测数据陆续集成到镇海炼化门户及数字地图上进行展示。

“智能销售+北斗”方面,重点为成品油销售领域的油库和油罐安全提供动态监管,实现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智能巡检、人员定位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依托北斗定位导航优势,销售华中开展“一线一库一平台”北斗应用建设,重点进行人员车辆安全监控、输油管线巡检、地质灾害监测、重要物资管理等服务。在运油船舶上,北斗船载智能终端能够帮助企业实时掌握船舶动态,合理规划航线。在多个油库库区,基于北斗的无人机倾斜摄影为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